中植系的中央靠山是谁 10大優點

8月7日,碧桂園的兩筆美元債券票息到期無法兌付,兩筆債券的利息均有30天的支付寬限期。近幾年在官方「房住不炒」的基調下,大陸地產行業直接從銀行貸款受限,「中植系」旗下的中融信託等公司就成為地產行業新的融資管道。
另外,金管會也同步揭露,投資人透過投信基金持有碧桂園曝險金額,截至今年6月底止,投信基金對碧桂園曝險達17億元,占全體公私募基金規模的0.03%,占比不算高。從普通印刷廠工人起家,在黑龍江集資5000萬成立中植企業集團,到名列富比士富豪排行榜,解直錕始終保持神秘低調,以此風格建立龐大的商業帝國。
包括咸亨國際(605056.SH)揭露,其購買的信託產品部分逾期兌付,其中包括中融信託的產品,尚有本金257.06萬人民幣,及投資收益尚未收回;金博股份(688598.SH)、南都物業(603506.SH)11日也同時發布,購買中融信託產品分別為6000萬及3000萬人民幣也逾期兌付。
最嚴重問題在中國,去年最大地產商恒大出事後,至今尚未解決;隨之而來三、四線地產開發最大公司碧桂園週六深夜突然宣布,旗下11檔境內公司債14日起暫停交易,導致週一香港中資地產股全面重挫

中植系的中央靠山是谁:中融信託風暴 多家陸企踩雷

但是緯創(3231)、技嘉(2376)、英業達(2356)並未跟進,零組件中台光電(2383)、奇鋐(3017)、川湖(2059)、光寶科(2301)表現稍好,散熱及機殼加上CCL等族群走勢也不同調,顯然今年漲多是AI供應鏈最大阻礙,後市須等量縮資減再說,否則就需要強勢股廣達、華碩、仁寶以量滾量持續拉升,在此之前暫觀望或小量經營。
財聯社今天報導,據不完全統計,近一年來上市公司主動披露的尚未贖回的中融信託產品累計投資金額已接近10億元。
中華工程副總經理王廷澤:「從企業總部,一直到我們的研發中心,甚至新創 高科技的產業鏈,那同時我們這邊也有倉儲物流的一個空間機能,5G的場域,跟我們智能化的中控平台,我們希望做到能耗管理。知情人士表示,此舉將是碧桂園準備對債務進行展期或重組與此同時,中國最大資產管理公司「中植系」旗下中融信託也疑似出事。根據消息指出,中融信託此次暴雷主因源自投資房地產失利,致使資金鏈出現問題,引起骨牌效應。目前Fedwatch工具預測,Fed 9月維持利率不變機率高達9成

據了解,上述三家均為大陸大型信託機構,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它們信託資產規模分別為人民幣(下同)9,504.66億、7,455.48億、6,300.12億元

中植系的中央靠山是谁:【Y投資風向球】股債多空交戰 多重資產基金抗震

此次暴雷事件可回溯至 7 月底,一名任職於恆天財富年資 7 年的經理人向外界公開發表道歉信,為整起事件的吹哨者,他透露此次事件波及約 15 萬人民幣高淨值投資人,更有近 5 千家企業客戶,債權權益高達人民幣 2,300 億(約 1 兆新台幣)。
中植系是中國九大資本派系之一,旗下除信託外,也包括恆天、新湖、大唐、高晟四大財富公司。
市場消息主要指向了信託業,中融信託外,光大信託、五礦信託、中航信託都傳出有停兌的危機,上述三家信託機構在11日晚發公告或透過陸媒反駁謠言,均表示公司產品營運正常,沒有上述狀況。
近幾年,大陸房地產行業非常不景氣,難以從銀行貸款,中融信託等公司便成為其新的資金通道。
《報告》內文稱,美國作為被世貿組織成員發起爭端解決最多的成員,不僅選擇性執行世貿組織裁決,還執意阻撓上訴機構成員遴選並導致其陷入「癱瘓」,是「多邊貿易體制破壞者」。在財務危機陰霾下,8月8日碧桂園先是未能如期支付6日到期的兩筆美元債利息;10日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再將碧桂園家族評級由B1調降至Caa1

另外,中國最大資產管理公司「中植系」旗下中融信託也疑似出事,從10日開始傳出信託產品暫停兌付消息,涉及約新台幣1.54兆元,至少3家上市公司受牽連

中植系的中央靠山是谁:中融信託風暴 多家陸企踩雷

中國財經部落客保彪:「其影響之大,甚至已經讓高層,成立了專項的風險化解指導小組,試圖通過市場化的方式來解決,說白了,就是找不良資產的買方接盤,只要有一個暴雷了,就會接二連三,同類產品就會很大規模,同時被贖回。如獲證實,這起事件應是中共建政以來金融涉險最大案。2010年,央企子公司經緯紡機投資中融信託,成為第一大股東,在央企身份加持下中融信託成為信託業第一梯隊,2019年管理資產達7564億,一度掌控股A股20家上市公司,至今手裡還有8家。
台股也在此風暴範圍中,週一金融股走勢特別弱勢,指數跳空下跌,上週外資賣超327億元,台股已跌破季線,週一持續下跌,最低16307點,接近半年線16267點。大陸最大民營房地產企業碧桂園陷入財務危機,宣布旗下11檔境內公司債券自14日起停牌,債券餘額約157.02億元(人民幣,下同)。
據上海證券報報導,上市公司金博股份8月11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其涉及「中融-隆晟1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中融-澤睿1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的相關信託產品本金及投資收益尚未收回,恐影響公司2023年度獲利表現


  • 投資人哭斷腸,公司外跟說明會現場都在抗議,中國央企中植企業集團,旗下的信託公司「中融信託」,10號爆出產品暫停兌付,來到3500億人民幣,至少有3家上市公司也逾期兌付,整體規模高達6000億人民幣,中融的內部會議跟著曝光,主管在教戰員工如何應對投資人
  • 據《中國房地產報》分析,由於近年中國官方禁止「炒房」投資,房地產業主向銀行貸款受到限制,因此各房地產企業主紛紛轉向「中植系」旗下中融信託公司進行融資
  • 當前碧桂園經營形勢險峻,近日曾經預告2023年上半年虧損高達450億元~550億元
  • 次族群部份,以數雲、橡膠及觀光走勢最強,分別上漲4.89%、1.9%及1.42%
  • 11 日晚間,中國上市公司南都物業、金博股份都相繼發表聲明稱,其向中融信託購入的金融產品均未能按約收回本金及利益

據了解,上述三家均為大陸大型信託機構,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它們信託資產規模分別為人民幣(下同)9,504.66億、7,455.48億、6,300.12億元

中植系的中央靠山是谁:中國央企暴雷引發恐慌 中融信託逾期兌付15兆元

本月初署名梁炬亮的恆天財富理財顧問發文致歉,中植系踩雷才在網路上炸鍋。短短2天內,投資者已組織多個維權群組,群內都彌漫恐慌和焦慮,《鳳凰網》引述網傳截圖顯示,有人在群組質問,「公司有沒緊急事件、包括特殊客戶溝通接待預案?一些年紀大的(客戶)身家性命都在裡面,現在要求我們一線口頭溝通,(客戶)萬一接受不了離世了,客戶家人找我,是公司處理還是個人來背負?遇到接受不了的,公司如何保障我們個人人身安全?」讓一線員工更憤慨的是,通知停兌前一天,中融信託還在下軍令狀,要求理財經理募集資金,且承諾能渡過難關。網傳截圖顯示,有人在內部群組質問領導:「公司有沒有緊急事件,包括特殊客戶溝通接待預案?例如,一些年紀大的(客戶)身家性命都在裡面,現在要求我們一線口頭溝通,(客戶)萬一接受不了離世了,客戶家人找我,是公司來處理還是個人來背負?遇到接受不了的,公司如何保障我們個人人身安全?」更讓某些一線員工憤慨的是,在通知全面停兌前一天,中融信託還在下軍令狀要求理財經理募集資金,而且承諾公司能渡過難關。
中融信託網站今天還發布「關於謹防不法分子進行詐騙的嚴正聲明」,內容說,近期有關該公司的清退公告、建立專項退還小組為客戶退返金額等,都是不法分子偽造的。
中植集團宣稱管理資產規模近兆人民幣、旗下員工一萬多名,原掌門人解直錕二○二一年底意外死亡,得年六十一歲。
值得關注的是,中融信託合作的「朋友圈」包括相繼陷入危機的華夏幸福、融創、恆大集團、佳兆業、陽光城、藍光集團、泰禾集團等數十家房地產公司

  • 而民營最大資產管理公司中植系旗下中融信託投資公司產品已停止兌付,由於碧桂園負債至去年底達1.5兆人民幣,中融信託至少涉及3500億人民幣,這些暴雷公司負債或是停止支付金額都是天文數字,一定需要官方出面解決,否則可能步向恒大後塵,港股恆生及國企都下跌超過2%,兩者都面臨今年低點
  • 網路影片說:「現在的民營房地產一個接一個暴雷,幾乎都團滅了,但中植系卻是房地產背後妥妥的接盤俠,恒大華夏幸福佳兆業融創,陽光城藍光地產泰禾,世貿等背後的金主都有中植系,而這些知名的房產公司幾乎全都暴雷了
  • 此前於8月4日,另一家上市公司咸亨國際披露稱,其購買的信託產品部分逾期兌付,其中包括中融信託的產品,尚有本金257.06萬元及投資收益尚未收回
  • 儘管網上相關傳言甚囂塵上,但「中植系」及旗下企業對此一直諱莫如深,大陸官方媒體也少見相關報導
  • 不過日期已到卻未能及時兌付,更存在本金、利息無法全額收回的風險

延伸閱讀:
大陸最大地產商碧桂園 11檔債券停牌
大陸央企中融信託暴雷 停止兌付前夕還在吸金
人生三大慘 網路熱議
穩外資…大陸國務院祭24條
香港首富李嘉誠七折賣屋…完銷
責任編輯:劉怡廷中植系旗下央企「中融國際信託」」近日被多間上市公司披露,產品有無法兌付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