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植系背景 詳細懶人包

根據中國信託協會今年發布的報告,中融信託是中央企業,由央企經緯紡織機械公司控股,持股比例為37.47%。另值得注意的是,日前市場傳出大陸規模最大的民營資產管理公司「中植系」旗下的中融信託,因投資房產失利驚傳暴雷消息,牽連多家A股上市公司。
中國大陸版的「雷曼風暴」正在上演?大陸規模最大的民營資產管理公司「中植系」旗下的中融信託,因投資房產失利驚傳爆雷,中融信託投資者近期陸續收到理財經理的通知稱「產品已停止兌付」,至少涉及人民幣3,500億元(約新台幣1.5兆元)…more
手機市場復甦不如預期,業界傳出,為刺激客戶拉貨意願並加快出清庫存,高通近期啟動殺價戰,鎖定中低階5G手機晶片,且降價程度「相當有感」,高達一至二成,預計高通這波降價措施將延續至第4季,聯發科(2454)(2454)備戰…more
半導體市況不佳,原本被矽晶圓廠視為中長期業績保證的長約面臨鬆動。於是這兩天網上最熱金句是:「錢在中植,房在碧桂園,老婆是藥代。報導引述中融信託內部人士指出,上述產品較舊,所以中信登上沒有數據。不過,中融信託上半年營業總收入增1.21%至23.58億元,淨利潤則驟降51.63%至3.32億元

中植系背景:中國央企暴雷引發恐慌 中融信託逾期兌付1.5兆元

中基協11日表示,相關描述不客觀屬實,9月將上路的「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條例」並未對基金最低規模做出具體規定,相關規定將持續完善私募基金的監管基礎性制度。陸媒財聯社報導引述一名中融財富前員工稱,目前暫停兌付的產品規模在3500億元上下,但不包含中融信託自營管道產品,因為後者無法統計。不過,中融信託上半年營業總收入增1.21%至23.58億元,淨利潤則驟降51.63%至3.32億元。
鳳凰網報導指出,中融信託的投資者8日起陸續收到自己理財經理的通知:「產品停止兌付了!」
短短兩天內,投資者自發組織多個維權群組,每個群內都彌漫著恐慌和焦慮,很多人甚至沒有搞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美債殖利率走高,拖累科技類股,半導體類股哀鴻遍野,輝達重摔超 3.6%,標普下滑超 0.1%,
走低逾 0.5%,
下殺超過 2.2%。
報導指出,中融信託的多個聯繫電話,或無人接聽或接通後被掛斷,然後忙線;向該公司官方電子信箱發送求證函,也未獲回覆

  • 【新唐人亞太台 2023 年 08 月 14 日訊】美國總統拜登先前警告,中國經濟問題是定時炸彈,在安邦系、明天系、海航、恆大相繼爆雷,碧桂園風雨飄搖之際,中國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中植集團也驚傳爆雷,專家擔憂,引發中國金融圈的連鎖效應
  • 第四、盤面資金聚焦AI、IP、PCB、散熱,廣達、緯創、晶心科、智原、金像電、台光電、台燿、健策、奇鋐、技嘉等,短線強勢
  • 財聯社指出,從披露訊息來看,中融信託當前有不少資金涉及房地產項目,如咸亨國際購買的產品就有涉及融創中國項目
  • 澎湃新聞指出,在「房住不炒」的大基調下,房地產行業直接從銀行貸款受限,但「中植系」旗下的中融信託等公司卻成為新的資金通道
  • 不過,中融信託上半年營業總收入增1.21%至23.58億元,淨利潤則驟降51.63%至3.32億元

報導引述一名來自浙江的中融信託理財經理質問:「見過這麼沒擔當的金融機構嗎?」他號召所有客戶和理財經理團結起來,共同爭取自己的權益

中植系背景:新聞幕後/爆雷潮接二連三 揭開資本大鱷「中植系」神秘帝國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隨著中國多家大型地產商、銀行和地方政府相繼陷入財務危機,造成中植系資金鏈斷鏈,為避免產生連鎖效應,中國國務院已成立危機化解小組,並對受害人採取維穩與拖延政策、對傳媒下封口令;如果中植系轟然倒下,衝擊不輸海航集團。
投資人持續評估新出爐的經濟數據和企業財報,憂心高利率環境可能更長期持續,歐股8月11日收低;瑞銀表示不再需要來自瑞士政府和央行的損失保護和流動性援助,股價應聲強彈近5%。
陸媒財聯社報導引述一名中融財富前員工稱,目前暫停兌付的產品規模在3500億元上下,但不包含中融信託自營管道產品,因為後者無法統計。中基協11日表示,相關描述不客觀屬實,9月將上路的「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條例」並未對基金最低規模做出具體規定,相關規定將持續完善私募基金的監管基礎性制度。
由於A股上市公司持有的中融信託產品有不少是集中在今年的8月和9月份到期,累計有10筆之多,因此市場預計,接下來幾個月將是A股上市公司披露持有中融信託產品兌付情況的高峰期。據了解,上述三家均為大陸大型信託機構,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它們信託資產規模分別為人民幣(下同)9,504.66億、7,455.48億、6,300.12億元

  • 隨後晚間陸股兩大上市公司,象徵兩大趨勢科技AI的科大訊飛以及生技的華大基因,均公布上半年業績,淨利潤分別重跌73.5%、91.5%,持續為市場低迷加壓
  • 一名中融財富前員工稱,目前暫停兌付的產品規模在3500億元上下,但不包含中融信託自營管道產品,因為後者「無法統計」
  • 預料這是繼1999年廣東的「廣信事件」後,大陸史上最大暴雷案
  • 長線佈局者建議先行觀察5/26跳空缺口(16323)的支撐力道,待盤稍事止穩後,仍已趨勢題材股為布局首選
  • 直至近日上市公司陸續公告,因投資「中植系」理財產品踩雷,才進一步證實「中植系」可能也已陷入財務危機的消息

中國大陸央企中融國際信託驚傳暴雷,投資者8日起陸續收到產品停止兌付的通知,涉及至少人民幣3500億元(約新台幣1.54兆元)

中植系背景:新聞幕後/低調中植系 最神祕資本大鱷

中國財聯社11日報導,中植旗下信託公司「中融信託」10日爆出產品暫停兌付,至少有3家上市公司受牽連也出現兌付逾期狀況,有稱中融涉及產品規模高達6000億人民幣(2.65兆台幣)。不過,金管會官員也指出,由於國內銀行參與的碧桂園聯貸案,目前還款仍繳息正常,且因屬於對中國地區曝險,銀行皆有依規定提足備抵呆帳。
陸媒財聯社報導引述一名中融財富前員工稱,目前暫停兌付的產品規模在3500億元上下,但不包含中融信託自營管道產品,因為後者無法統計。
出面反駁謠言的還有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簡稱中基協)。因為截止目前,中融信託沒有發布任何官方消息,只讓旗下的理財經理單獨通知客戶。」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隨著中國多家大型地產商、銀行和地方政府相繼陷入財務危機,造成中植系資金鏈斷鏈,為避免產生連鎖效應,中國國務院已成立危機化解小組,並對受害人採取維穩與拖延政策

目前4大財富公司發行的特定企業相關定融產品已暫停兌付

中植系背景:人生三大慘 網路熱議

截至上半年底,中融信託總資產292.13億元,較年初降3.96%。
出面反駁謠言的還有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簡稱中基協)。觀察盤面變化,三大類股全面下跌,其中電子及金融,分別下跌0.25%及0.59%、金融下跌0.59%。港股上市、深陷財務危機與經營困境的大陸民營房企巨頭碧桂園日前公告,近期擬就債券兌付安排事項召開債券持有人會議,並依規定申請旗下11檔境內公司債券自8月14日開市起停止交易。(路透資料照)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中國繼安邦系、明天系、海航、恆大暴雷,碧桂園風雨飄搖之際,中國最大資產管理公司中植企業集團也傳出踩雷。【財訊快報/方亞申】美國股市上週四大指數僅道瓊週線收紅,其他三大指數都收黑,其中以費半指數跌幅較大,亞洲股市週一則是受到中國房企巨頭碧桂園給付不出利息中植系旗下中融信託產品停止兌付影響,幾乎全面收黑,台股則是直接開低直探半年線,雖廣達(2382)、華碩(2357)傳出好消息,但是在權值股大多下跌以及金融股下跌近2%影響,指數終場下跌207.59點,收在16393.66點,成交量放大至3214.09億元,指數在跌破頸線後,台股或向16000點測試支撐

中國當局2016年喊出「去槓桿」,隔年開始調控打房,中融信託的房地產資產金額卻從2017年開始,連續4年大幅飆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