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植集團 詳細介紹

因為它中植系這幾年等於是逆勢,它投到了房地產行業。碧桂園在公告中強調,將協調各方資源,全力以赴保交付、保運營,同時積極化解階段性流動壓力。隨後多家陸媒引述北京業內機構指出,目前沒有裁員情形,正積極向業界與學校徵才。」
中國金融市場似乎極度不安,據《中國房地產報》報導 2022 年 11 月以來,房地產信託成為信託公司踩雷的高危險地帶。
鴻海
集團AI接單再傳捷報,首度拿下輝達(NVIDIA)HGX伺服器AI晶片基板大單,供貨比重超過五成,加上先前已獲得輝達另一款DGX伺服器AI晶片基板訂單,現階段輝達最重要的兩款AI伺服器基板訂單,鴻海集團「統統有份」,且供應比重逐步放大。所幸廣達、華碩、仁寶(2324)皆發布季報或產業利多,廣達單季EPS 2.63元,大幅超過首季的1.68元,上半年合計每股賺4.31元,該公司樂觀展望後市,且AI伺服器佔營收比重明年將大幅揚升,下半年將可開始見成效,加上台幣貶值,法人預估的確有利EPS向10元以上挑戰;華碩也說不擔心輝達GPU缺貨問題,外資連續大幅調升目標價至500元以上;仁寶明年展望亦佳

中植集團:盤後分析:中國房企、資產股暴雷,台股向半年線測試支撐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4日撤除後,水保署仍持續發布警戒,直到5日晚間警戒解除才撤除應變小組。
報導稱,本次公告沒有包括境外債券,2023年和2024年碧桂園到期的境外債券共有7筆。(看完整報導)
屬於中國中央企業的中融國際信託驚傳暴雷,因投資房地產受累,目前至少已有人民幣3500億元(約新台幣1.54兆元)的信託產品暫停兌付。
中融信託董事長劉洋在7月中旬的半年工作會議上表示,期間加強與監管機構和股東單位溝通,加速推動業務轉型,總體經營情況基本符合預期。
據中融信託2022去年底年年報,截至去年底,中植企業集團持有該機構32.986%股份,中融信託合併自有資產304.18億元,公司及各子公司受託管理資產總規模7,857.09億元。中國財閥被以「系」為名,因其旗下多是公司數千家,著名的如陳峰的海航系、肖建華的明天系、吳小暉的安邦系等

對此,金管會近期也揭露,合計台灣金融三業對中國碧桂園曝險金額約3.06億元新台幣,其中主要是有1家銀行參與碧桂園聯貸案、曝險金額2.86億元;另外整體證券自營商持有曝險近0.2億元;國內保險業則並沒有直接投資碧桂園股債,因此曝險為零

中植集團:中國央企暴雷引發恐慌 中融信託逾期兌付15兆元

此外,矽智財的智原(3035)以及COWOS設備相關的辛耘(3583)、弘塑(3131)、萬潤(6187);祥碩(5269)、先進光(3362)、嘉澤(3533)、瑞昱(2379)、矽統(2363)、樺漢(6414)、廣積(8050)、楠梓電(2316)相對強勢。
今次影響最大的是地產商碧桂園,除其老闆是中國女首富外,還因碧桂園的房子跟恒大一樣遍布中國,還被稱為中國「中小城市的豪宅」,更因其涉及的債務也以逾兆人民幣來計,爆雷之後,跟恒大地產一樣是大件事。水保署回應,3至5日共發布土石流及大規模崩塌警戒預報15次。
中融信託暴雷迄今,對客戶不聞不問,對外也沒有說明,引發許多投資人不滿。南都物業指出,其購買的 3 千萬人民幣(約 1.3 億新台幣)「匯聚金1號」產品,產品期限為2023 年 2 月 9 日至 2023 年 8 月 8 日。
截至11日晚,至少有三間陸股上市公司披露與中融信託相關的公告

南都物業同樣11日公告,2月時斥資3,000萬元購買中融的匯聚金1號信託產品,尚未收到本金和投資收益,存在本息無法全額收回的風險

中植集團:中國央企「中融信託」暴雷規模至少1.5兆 停止兌付前夕還在吸金

截至11日晚,至少有三間陸股上市公司披露與中融信託相關的公告。湖南金博碳素股份有限公司11日也公告稱,去年此時斥資6000萬元購買中融信託的隆晟1號和澤睿1號信託產品,本金及投資收益均尚未收回。但在多家信託公司闢謠相關傳聞的同時,多家上市公司也紛紛發佈了關於信託產品逾期兌付的提示性公告,而這些涉事產品均與中融信託有關。碧桂園股價11日收報0.98港幣,今年累計重挫63.6%,過去一周更累跌達29%。不過,中融信託上半年營業總收入增1.21%至23.58億元,淨利潤則驟降51.63%至3.32億元。
綜合陸媒報導,「中植系」是中國大陸一家覆蓋金融、投資、財富管理、新金融等行業的龐大集團,其總資產規模一度超過人民幣1兆元,旗下金融平台有中融信託、恒天財富、新湖財富、大唐財富、高晟財富及數十家規模龐大的私募股權基金

今天早上開盤後,金博股份、南都物業開盤一度雙雙大跌超過6%

中植集團:中融信託暴雷引恐慌 多家中企皮皮挫

(看完整報導)
1975年(民國64年)8月13日:中影公司籌拍的抗日戰爭鉅片《八百壯士》,在台北士林片廠舉行開鏡典禮。雪佛龍和 Merk 領漲之下,僅
驚險收紅逾 105 點。
據報導,中融信託迄今不回應引發一線理財經理們極大的不滿。
該信也說,許多投資人上門抗議,有客戶拿刀和汽油威脅公司兌付資金,而他本人處於每天電話被打爆、遭各樣責罵的狀態。
該文指出,該事件涉及金額二千三百億人民幣,許多投資人上門抗議,有客戶拿刀和汽油威脅兌付資金,而他本人處於電話被打爆、每天遭責罵的狀態。  樓市螺旋式下跌預期,攪動居民中長貸、信託兌付、地方財政,而在看起來熱火朝天的汽車消費市場,同樣暗流湧動

  • (看完整報導)
    台北捷運車廂近日被反映太熱,台北市長蔣萬安日前在臉書宣布,夏季空調溫度調整為非尖峰時刻的攝氏24度,尖峰時刻則比照餐廳為23度
  • 旅美經濟學者 鄭旭光:「它主要反映了房地產不景氣造成的這種理財產品的大規模違約
  • 據了解,上述三家均為大陸大型信託機構,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它們信託資產規模分別為人民幣(下同)9,504.66億、7,455.48億、6,300.12億元
  • 中國上市公司咸亨國際4日公告,購買的中融信託產品部分逾期兌付後,暴雷浮上檯面
  • 中融信託董事長劉洋在7月中旬的半年工作會議上表示,期間加強與監管機構和股東單位溝通,加速推動業務轉型,總體經營情況基本符合預期

而民營最大資產管理公司中植系旗下中融信託投資公司產品已停止兌付,由於碧桂園負債至去年底達1.5兆人民幣,中融信託至少涉及3500億人民幣,這些暴雷公司負債或是停止支付金額都是天文數字,一定需要官方出面解決,否則可能步向恒大後塵,港股恆生及國企都下跌超過2%,兩者都面臨今年低點